消费金融下一站 轻资产模式下的成就绿色“碳中和”

发表时间:2021-04-08

“善待恩泽万世的大地母亲吧!为她编织青禾绿苗,为她献出心中旋律,爱护含辛茹苦的大地母亲吧!”环保诗歌《善待土地》用真挚的情感,呼吁每个人都来保护我们地球家园。保护地球、重塑绿色生态,则需要我们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从碳排放到碳减排的转转变。

除了能源变革、产业升级是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外,绿色消费也是碳减排的途径之一。其背后的绿色消费金融更是引导绿色消费生产与消费终端通往碳减排之路的有效捷径。

不得不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从普通民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着手,改变生活方式与消费行为。当然,这也离不开消费金融机构的引领和引导作用。“碳中和”这个概念,并没有停留在纸面上。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响应,开始从科技、业务等方面全方位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重新定位,全方位助力“碳中和”目标

碳减排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作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金融业,其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消费金融机构这方面也展露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战斗力。

以马上消费金融为例,自上线以来,该机构始终坚持绿色金融发展的道路和路线。据了解,马上消费金融已制定“碳中和”的策略与路线图,从多方位、多角度践行低碳绿色发展理念,并确立了完全数字化、线上化轻资产绿色模式,一是产业链中的碳减排和碳补偿,二是运营办公体系中的节能减排和办公环境的绿色节能材料应用,三是通过科技成果对节能减排进行赋能。

马上消费金融的“碳中和、碳达峰”战略布局均属于纯线上模式。具体来说,从“碳中和”包括碳排放的指标测算,并具体到哪些跟物理网关相关,哪些跟能源消耗相关,哪些跟纸张相关的,怎么解决消耗问题,如何减少对人力的消耗,实现轻资产运营。

依托全线上化服务和0物理网点,成立5年多时间里,马上消费金融极大减少海量用户线下办理业务所需的交通工具出行,累计对应碳减排84.3万吨;在运营减排上,节约纸张方面,对应累计减少排放1.37万吨二氧化碳。

作为一家科技驱动的消费金融公司,马上消费轻资产的“碳中和”目标,离不开坚实的底层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在成立5年多的时间内,马上消费依托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云等技术驱动形成了全闭环的数字化能力,利用科技对业务质效赋能降低能耗,通过提升改进业务模式,减少业务过程中的碳排放。

通过自主研发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服务平台、中文语音合成、中文语音识别、文本客服及智能对话技术形成的智能客服节约了大量的人工电脑耗电。利用金融云应用容器节省服务器耗电,也可有效的减少用电消耗。

这种以数据和数字技术驱动的轻资产模式,充分发挥了科技在整个“碳达峰、碳中和”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未来,马上消费还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尝试提高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更有效地预测和管理数据中心负载。

科技驱动,搭建平台,让生态伙伴嵌入“碳中和”战略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每个企业的全力以赴。一般来说,立志于“碳中和”战略的企业,也在尝试将自己的合作伙伴嵌入到“碳中和”的生态中,这样就可以通过科技手段让绿色金融方案可落地、可操作,并且长期有效。

马上消费自2019年开始推进开放平台战略,驱动以科技、风控、智能客服等为核心的各项数字化能力,从后台走向前台,从自营走向开放。近几年,马上消费开放平台战略加速深入推进,在驱动业务发展上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立足开放平台,马上消费建立了“AI+场景+信用”模式和“自营+开放平台+金融云”模式,灵活高效地链接资产端和资金端,形成资产、资金端的闭环业务链,一边连接金融机构,一边连接消费类场景,为合作伙伴提供融合业务、技术一体化的多元增值服务,有建制、有序地推进产业数字化。

在坚持科技驱动方面,马上消费金融主要重视两点:一是“一朵云”,即金融云,这方面马上消费曾获得银保监会信息科技一等奖;二是三个中台,包括了:AI中台,业务中台,大数据中台;“一朵云”和三个中台构成企业科技底座,另外公司采用分布式系统,所有系统进行模块化、组件化的运作,这样马上不再耦合紧密的系统,而是极具弹性系统,今后对外开放服务才可以灵活应用。

科技能力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的背后其实是科技能力的高质量增长。马上消费金融在科技投入上还跟很多高校推出了基于AI的连接型大学,但是连接和开放式不是自己办的大学。做了若干所联合实验室,围绕AI、跟AI结合的专业是马上的主业,未来十年,赵国庆计划会持续加大这方面投入的力度。

“现在无论是什么样政策出来,无论是风雨怎么样变换,我们作为坚持普惠制的金融机构,永远在路上。”赵国庆一如既往地坚持他的初心。

小结:

总而言之,“碳达峰、碳中和”是绿色产业、绿色金融、绿色消费的指向标。在未来,马上消费金融也将与亿万消费者和绿色企业一起迈向“绿水青山”,迈向健康生活,共建与共享“碳中和”的美好时代。